项目新闻

    首页 > 项目新闻 > 正文

    今日现场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6~2017)》发布会暨研讨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24点击数:

    2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政社合作:治理体系构建与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6~2017)》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京举行,并正式发布了《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6~2017)》。

    除主办单位外,会议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PA教育中心、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和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四家承办单位,会议地点就选在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的“创益坊”,贴合社会组织的主题,参会110余人,其中社会组织代表40余人,专家学者30余人,相关主管单位的官员及参会媒体30余人。

    此次会议包括发布会、研讨会、对话三大部分。

    发布会环节邀请主编黄晓勇教授致辞并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介绍蓝皮书编辑出版的情况,执行主编蔡礼强教授代表课题组进行主题介绍,参会专家代表讲话及蓝皮书作者代表讲话。

    研讨会环节从社会组织、政府、学者三个不同视角讨论政社合作与社会组织发展,让不同的视角发出不同的声音,最后在对话环节实现官员、社会组织、学者三方的面对面。

     

    社会组织方的几位代表介绍了各自组织发展的现状和经验,表示现在的社会组织已不再是简单的向政府要钱要人要资源,而是自发的向知识型组织转变,主动与政府寻求对等合作。

     

    来自北京市政府市、区、街三级的官员代表指出,一方面政府要让出空间,发挥政社各自的优势来进行协作,另一方面社会组织要保证自身的专业性发展让政府看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学者代表提到社会组织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慈善法为界限,政社合作从社会组织要身份要空间要资金到政府给身份给空间给资金,对社会组织来说是契机也是挑战,慈善法的出台对社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组织需要做到精细化、品牌化发展,体现出自己的公共价值和专业能力。

     

    目前,社会组织类型正日益丰富和完善,已经初步形成良性发展的内部生态系统与良性互动的外部生态圈。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组织开始步入整体性变革时期。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