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扬同学分别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勇敢是一个最高级的词汇”、“青年的声音和力量”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他谈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最终摸索出了一条可以指导中国革命的真理道路。100年前,新青年担当起改造中国和世界的重任,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理想;100年后,青年一代有了更加宽广的舞台,应当牢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响亮号召,用初心践行使命,努力成为时代的中坚和脊梁。
张驰同学谈到,这本书区别于其他历史书最主要的特点是,它能让读者站在历史的现场,感同身受地还原当年的场景。运用大量细节描写,突出事件中当事人的立场、心理活动和相互之间的矛盾,生动地刻画了历史的复杂性、曲折性。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写法上较为独特、用事实和细节说话、对人物进行全面的描写。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示是,分析问题要全面、客观,实事求是,不能把片面和局部的现象当做普遍的问题。
解润琪同学谈到本书以“寻找中国的复兴之路”为切入口,作者查阅大量一手资料,并实地深入考察,描述真实全面而非歌功颂德式的一味夸赞,还原和再现20世纪前期初创时代的历史,揭示了共产党如何在众多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同时解润琪同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及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收获,对贯穿全书的工人阶级、工人运动、工会组织等情节描述进行了拓展(党始终坚持“斗争”与“联合”相统一的革命方针,一方面,把组建革命工会和实现工人革命大联合摆在了核心位置上;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形成了建设“工人统一战线”的具体策略),为大家阅读书籍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梁琦同学主要从没有一蹴而就的伟人,更没有先知先觉的伟大、失败中奋起,苦难铸就辉煌两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全书从“寻找”这个角度出发,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朴实无华的文字,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历史的伟人当初也是在黑暗中摸索道路的普通人。同时梁琦同学就挫折和曲折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那个年代展现出了高度的历史自觉,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道路。充分说明了失败并不可怕,但是我们要善于总结,在失败中找到原因,并且找到正确的路,坚持下去。